以歌词为切入点开展教唱活动探究

时间:2020-07-18 12:03:46   来源:学术100
 中图分类号:G623.71 文献标志码:A 文章编号:1008-3561( 2017 )32-0086-01

  教唱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唱歌,而歌词是歌曲表达的重要组成之一,直观来说,唱歌就是唱歌词,以歌词为载体,加入音调、节奏、旋律乃至情感等内容,组成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。但在教唱活动中,许多教师注重学生节奏、音调的准确性,却忽略了歌词教学,学生对歌词不熟悉,没有领会歌词内涵,其表达自然大打折扣。因此,教师要从歌词着手,像解析诗词一样解析歌词,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,通晓歌词的内涵,进而在唱歌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效。

  一、以朗诵歌词为起点

  许多教师存在这样一个误区:歌词一定要唱出来。其实不然,小学生文学底蕴有限,许多歌词甚至不能用普通话正确读出来,更谈不上唱了。因此,教师要先让学生熟悉歌词,有感情地朗诵歌词。在歌词朗诵过程中,教师也不宜采用传统读课文式的教法,这种形式枯燥乏味,只会让学生反感,反而不利于学生唱歌学习。教师可以将歌词用趣味化的形式,让学生读出来、表现出来。例如,在教学歌曲《我们的家园》时,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的家园,并鼓励学生多使用优美的词藻,再让学生翻开书本,对比一下作词家笔下的家园与我们的家园有何不同,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,放映歌词中描绘的画面与景色,播放与画面风格相符的轻音乐,给予学生直观感受。这时,学生对歌词也就有了初步理解,同时音乐学习尤其是歌词朗诵不再局限于干巴巴的文本,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调动。歌词诵读教学形式不止这一种,教师还可以借助歌词接龙等形式,开展趣味化、多样化教学,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提高教学质量。

  二、以歌词分析为突破口

  小学生大多情感不够细腻,在缺乏外界指导与帮助的情况下,很难理解一些优质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或音乐意境,这就导致学生在唱歌过程中空有其形,无法打动听众。因此,教师要像语文教师分析课文一样,从音乐、文学、情感等多角度带领学生去分析歌词,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词内涵。例如,在教学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时,歌词中有一段是:“我歌唱每一座高山/我歌唱每一条河/袅袅炊烟,小小村落/路上一道辙”。这段从山河到村落,由大到小,表明我们不仅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波澜壮阔,也爱小小村庄的温婉细腻,其中情感也有由激昂到温柔的转变,这种转变是细微、不经意却又切实存在的,在歌唱中要特别体现出来。通过这种方式,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内涵,同时在歌唱过程中也知晓该如何表达、为何要这样表达。

  三、以多种形式演绎歌词

  音乐学习不仅是模仿,还要创造,只有这样,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,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美、创造美,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目的。同时,通过创造、创新歌词,以多种歌词演绎方式开展教唱活动,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旋律、节奏,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。例如,在教学《/J、小少年》一歌时,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为三到五人的小组,以原歌为旋律,重填歌词,作为班歌,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,又具有正能量。这种形式让学生尝试用音乐去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班集体,既能达到唱歌教学的目的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,又能提高班级凝聚力,更好地建设班级文化。当然,歌词演绎创新的方式不止这二种,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歌词所表达的内容,将其改编为音乐情景剧、舞台剧等形式,让学生自由发挥、表演,再对比原作品给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进行评判与打分,以此让学生更深、更好地体悟原作品好在哪里。

  四、歌词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

  借助歌词开展教唱活动优势很多,但同样也有不少问题不容忽视。其一是形式化,许多教师在初次运用新教法、新理念过程中,极易出现形式化问题,为应用而应用,没有考虑实际教学需要及教学状况,导致教学效果不佳。因此,在以歌词切入教唱活动过程中,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,以学生为主体,通过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及教学内容,合理选取相关教学方式。其二是歌词只是作品的一部分,也只是教唱活动的一部分,音乐学习或教唱活动不能够局限于此,让歌词教学喧宾夺主,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。歌词既是独立的个体,又是与其他部分相联系的整体,教师在选择教法、教具时要综合考虑,做好教学设计,合理规划课堂教学结构。

  五、结束语

  本文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以歌词为切入点开展教唱活动,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、掌握歌曲,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。当前是一个发展的时代,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,通过吸收他人优秀教学理念,不断优化、完善相关教学方式,提高音乐教学质量,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,促使学生更好地朝素质化方向发展。